订阅号

订阅号

服务号

服务号

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科技引领进步!记萍矿总医院这群潜心医疗技术创新的医生们
发布时间:2023-06-25 浏览量:
分享:

近年来,萍矿总医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驱动,不断增强全体医务人员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大力支持和鼓励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加大高水平项目申报力度,为学科进步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科技引领进步,创新推动发展。萍矿总医院的医务人员潜心医疗技术创新,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小编采访了其中几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

图片


吴文朝

消化内科副主任(负责全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我认为,切实解决患者的痛苦,就是医生的最大成就。”



图片

图片

自入职萍矿总医院消化内科以来,吴文朝敢于创新、敢于挑战、敢于实践,从消化内镜技术到消化内科管理都发生了一系列改革创新,连续被评为医院岗位技术能手、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及萍乡市优秀医师等光荣称号。


图片


2022年底,一位患有贲门失弛缓症,进食吞咽困难6年的患者,因近1个月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并有糖尿病病史、脑梗塞病史10余伴右侧肢体瘫痪,经外院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消化内科。


吴文朝接诊这位患者后,立即予以复查胃镜,只见其食管极度扩张,食管残留大量食物残渣,内镜通过贲门困难。由于长期进食吞咽困难,患者入院时身体极度虚弱,吴主任立即为其予以禁食、加强肠外营养等支持治疗。在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者后,为其实施了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未出现气胸、气腹、皮下气肿及脓胸等并发症。


术后1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术后2天即可进食流质,术后1周顺利出院,1个月以后进行术后随访,患者能自如进食半流质及软食,无吞咽困难,无恶心呕吐,无烧心反酸,体重亦增加2千克,困扰黄大妈多年的进食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近几年,从来没有觉得吃东西这么顺畅、这么香!谢谢吴主任,感谢萍矿总医院!”黄大妈拉着萍矿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吴文朝的手激动地说。为表达感谢,其家属特意送来了表扬信。吴文朝正是凭着这样以心换心的真诚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一个个病友的信赖。


该位患者的病例也是我院消化内科独立完成的首例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除该项技术外,近年来,吴文朝还独立开展大量三、四级消化内镜新技术,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挖除术(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经自然腔道胃腹腔探查术(NOTES)、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和组织胶注射术、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取石术、超声内镜检查术(EUS)等,填补了医院及全市多项空白,使萍矿总医院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患者解决了无数难题,赢得了患者及家属高度赞扬。


目前,吴文朝主持完成江西省卫健委课题两项、萍乡市科技局一项、萍乡市卫健委新技术两项,并参与多个省市科研课题,完成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两篇北大核心论文。


他积极参与省市各级学术会议主持及点评,多次主持开展萍乡市县级医院消化内镜手把手培训,并多次到县级医院会诊、学术指导及手术操作,赢得了他们的广泛认可和感谢。


作为萍乡市科协委员,他多次在萍乡市交通文艺广播电台及社区做科普宣传,获得了市民高度赞誉。


遇到疑难杂症时,他总是认真思考,抽丝剥茧,寻找疾病的蛛丝马迹,不断查阅文献、书籍,实在解决不了的,就立刻请教上级医院教授寻求指导,抢救了一个又一个患者,挽救了一条又一条生命。


图片


王辉

神经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


——“每当被治愈的患者露出笑容时,我都感到无比欣慰。”




图片
图片

从医二十余年,他始终牢记医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初心,致力于为患者解除病痛,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不断学习钻研,开展新的医疗技术。


图片


一次偶然在外进修的机会,他了解到了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这项技术具有微创,无需开颅,手术风险较小,术后恢复迅速等优势,特别适用于高龄、体弱或伴有严重系统疾病而无法耐受开颅手术的严重三叉神经痛患者。


三叉神经痛号称“天下第一痛”,他看到过太多疼痛多年、多方求医,但因为基础疾病多而无法开颅手术的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为解除此类患者的多年苦痛,他率先在萍乡地区开展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


疫情封控期间,一位来自上饶市鄱阳县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我院可为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不用经历开颅的痛苦,他立刻联系到王辉,强烈要求手术,即使当时正处于封控时期,该患者依旧迅速收拾行李前往萍乡,宁愿先酒店隔离,再入我院治疗。


患者抵达我院后,王辉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该患者手术后效果极好,终于满意地踏上回家的火车,到家后,还为我院神经外科送来锦旗一面表示诚挚的感谢。


像该位患者这样从外地赶来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还有很多,目前,我院神经外科已为六十余位患者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手术成功率95%,且无一例复发。


在积累了一定治疗经验后,王辉发现江西地区关于三叉神经痛的研究相对较薄弱,于是他将我院神经外科的相关临床病例进行总结和深入研究,2022年,他发表了关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SCI论文,标志着我院治疗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迈上新台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为适应神经外科的发展,王辉不断汲取新理论,掌握新技术,紧跟专业领域发展的最前沿,积极把新技术、新项目应用于临床,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他虚心好学,经常参加各种培训,到南昌、上海等地拜师学艺,经常回看著名专家手术视频到深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他不仅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带领整个神经外科团队不断进取,经常组织科室学习,给予年轻人实践机会,在他的领导下,科室医师技术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高,近半年开展3、4级手术覆盖率达到85%以上,并开展了动脉瘤介入栓塞,首例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神经内镜下脑出血微创术,在萍乡地区率先开展颅内压监测 (ICP) 技术,神经内镜下经蝶鞍区肿瘤切除手术,不断造福于萍乡老百姓。


2022年12月,在王辉的带领下,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入选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神经外科建设中心。


图片


汤建武

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胸痛中心医疗总监


——“一不小心就选择了医学,但一旦选择了,就是用尽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



图片
图片

从医二十余年来,他始终冲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奋战在介入手术台上。迄今为止,完成冠脉介入诊疗术6000余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100余例,各类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00余例,其他介入手术100余例,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


图片


汤建武带领团队全力提升了医院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先后助力医院获得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标准版心衰中心认证。自我院启动房颤中心建设以来,他勤练内功,扎实推动房颤中心团队建设。


去年,一位因肾衰竭需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找到汤建武,她表示近1个月以来,出现反复房颤,发作时感到心慌、心悸及全身乏力,多次导致血液透析被中断。虽然可用药物让房颤复律,但患者及其家属希望能更好地控制房颤。


汤建武对该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通过“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介入手术治疗为患者消除房颤。


在完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后,汤建武带领心内科团队在介入室为患者施行手术,通过穿刺双侧股静脉,穿刺房间隔到达左房后,进行环肺静脉隔离,并将封堵器送入了左心耳。历时三个半小时,“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圆满成功。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症状明显缓解,目前身体康复良好。


该位患者的病例也是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完成的萍乡市首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不仅为房颤治疗加上了“双保险”,进一步提高房颤患者的规范化诊疗及综合管理水平,为房颤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更标志我院心脏介入治疗水平向更高难度的方向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此外,作为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学科带头人,汤建武还带领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完善了心血管专业革新项目,科室常规开展了IVUS、FFR、冠脉内旋磨技术、生物可降解支架等新技术,向冠脉精准化治疗迈进;开展了我院首例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常规开展室性期前收缩、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开展了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床旁IABP植入术,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介入技术的常规自主化开展,形成了科室在萍乡地区的突出影响力,推动了我院心血管专业的发展,更好地为赣西地区广大心血管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图片


龙宇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博士在读


——“牢记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使命,不断以更高的技术、更好的服务护佑每一位患者。”


图片
图片

自入职萍矿总医院以来,龙宇始终如一履行着救死扶伤的使命,用妙手仁心为一位又一位患者解除病痛,近年来,他协助科室医疗救治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经过不断努力,微创手术已成为我院泌尿外科团队与疾病作斗争、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主要“武器”。


图片


“感谢你们精湛的医术,没想到我手术后这么快就能下床活动……”在萍矿总医院泌尿外科病房里,汤阿姨高兴地竖起大拇指,对着龙宇表达感谢。


54岁的汤阿姨近半年感觉左腰背部疼痛不适伴血尿,但并没有重视,直到最近左腰部剧烈疼痛到难以忍受,才来到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


泌尿外科医务人员为王阿姨完善相关检查,超声及泌尿系CT示:左肾结石并积水,右肾小结石。龙宇将汤阿姨的病情向泌尿外科主任周鸿益汇报后,组织了全科讨论,决定为她实施左侧无管化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MP),可以不留置肾造瘘引流管。


在主任周鸿益精心指导下,龙宇细致地为汤阿姨进行手术,从精准穿刺到扩张,再到手术结束,仅仅用了一个小时。术后汤阿姨恢复良好,无明显疼痛不适,经过复查未见残余结石。术后第1天,汤阿姨就可以下床自由活动了,第3天即康复出院。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萍矿总医院泌尿外科不断改进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手术方式由以前的开放手术发展到常规开展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硕通镜)、“无管化” 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MP)等微创手术,到现在常规开展智能控压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等超微创甚至无创手术,让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疼痛度更低的、安全性更高、恢复更快、可重复性操作、结石清石率更高,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同时,为推动我院结石防治中心救治流程的规范化,提高我院结石诊断和治疗水平,提升治疗效率,我院成立结石防治中心,在不断学习新技术的同时,龙宇全心全意为结石患者服务,探寻有效且最合理的新型治疗方法,推荐显著用药,采用跟踪治疗,及时调整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不断推进结石防治建设。


目前,龙宇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5项、萍乡市新技术项目引进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担任多个省级学术团体职务,如江西省泌尿外科萍乡分会委员、江西省泌尿外科青年委员、男科中西医结合青年委员等,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和学习平台。



图片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他们是萍矿总医院所有奋战在医疗战线的科技工作者的缩影。他们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科学精神,勤勤恳恳、默默付出、时时坚守、持续创新,在医疗高峰上勇敢攀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医院科技兴院之路,因为有科技工作者辛勤付出而愈发坚实;医院蓬勃发展步伐,因为有科技工作者砥砺奋进而愈发铿锵。萍矿总医院将继续坚持人才立院、科教兴院,一如既往地坚持为全院医务科技工作者做好服务、提供保障,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团队、一流的医疗技术、一流服务能力、一流管理水平,奋力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